一個物種要在自然界中生存,就必須進行繁殖,產生與自己相似的生物,保證該物種世代延續(xù)。這種下一代在形態(tài)、特征、生理等各方面與上一代的一致性稱為遺傳。遺傳是生物界的一個普遍現象。與此同時,子代與上代在某些方面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同,子代個體間也有差異。這種后代與上代或子代兄妹間的不一致稱為變異,變異是生物的另一個重要特點。
變異有不同的類型,有的可以遺傳,有的不可遺傳。遺傳物質發(fā)生變化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,反之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。突變是動物遺傳基礎發(fā)生改變的結果。
遺傳和變異在生物進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,沒有變異,遺傳只是機械的簡單重復,生物不會進化,不會適應環(huán)境的變化,遇到不利的環(huán)境條件時生物可能就此絕種: 沒有遺傳,發(fā)生變異的性狀都不能傳給后代,進化失去了物質基礎。生物體變異、遺傳,再變異、再遺傳,這種不斷循環(huán)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動力,是當今世界物種多樣化的基礎.遺傳學就是研究生物遺傳與變異的一門科學。
實驗動物遺傳學是遺傳學的基本規(guī)律在實驗動物科學中的運用和發(fā)展。動物近交系的培育、遺傳質量的檢測、實驗動物的標準化、特殊基因的保持、遺傳工程小鼠的研制、功能基因的研究等都是建立在遺傳學基礎之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