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來源:健康不是鬧著玩/作者:菠蘿
簡介:菠蘿,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,美國杜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,現(xiàn)在美國加州從事癌癥新藥開發(fā),著有科普書籍《癌癥.真相》。
如果你花錢請大仙算了一卦,但完事兒后,他不給你好好解卦,卻直接丟給你一本根本看不懂的“解卦大百科全書”,你想不想罵人?

現(xiàn)在的基因測序服務經(jīng)常就是這樣。
基因測序,一個火得不行的詞,不管是癌癥病人,孕產婦,還是普通老百姓,都或多或少會接觸到這個詞。國內各種基因測序公司如同雨后春筍一般,刺溜一下就冒出來了。
基因測序本身是個非常好的東西,正在迅速改變大家的生活,我舉雙手雙腳贊成靠譜測序的的應用推廣,尤其是在癌癥(比如遺傳基因檢測),優(yōu)生優(yōu)育(比如測罕見遺傳?。?,和微生物學(比如感染診斷)。
癌癥是基因測序的第一大市場。現(xiàn)在對很多癌癥病人,尤其是乳腺癌、肺癌、直腸癌病人,基因檢測幾乎是必做的。
但無論什么應用,基因測序有個最大的問題:普通老百姓看不懂結果,必須請專業(yè)人士咨詢指導。
但目前多數(shù)公司“管測不管說”,“管殺不管埋”,測序結果出來后直接丟一堆分析表格給顧客。很多客人看到結果后,開始惡補生物醫(yī)學知識,最后仍是一知半解。
有人向我感慨:“菠蘿,我真后悔當年高中生物課沒好好上。”為了讓大家感覺好一點,菠蘿可以放心的說,即使你當年高中生物課好好上了,你還是看不懂。
要正確理解基因測序結果,必須要有長期的生物學,尤其是遺傳學的訓練。在免費咨詢了幾十份基因測序結果以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,這也許是解決廣大生物同學就業(yè)難題的好機會!
“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”,這句話把一群人忽悠進生物專業(yè)已經(jīng)20年了,而這群人在寂寞中隱忍不言,就是在等大家看不懂基因測序結果的那一天。
基因測序結果長哪樣?癌癥病人基因測序結果到底有多復雜? 下面是一份我咨詢過的肺癌基因測序報告的第1頁(一共35頁):

能讀懂的請舉手!
有多少人拿到這個報告,放眼只看到了“肺癌”“基因”“藥物”這幾個詞?
全外顯子是啥?NCCN是啥?雜合多態(tài)性和純合多態(tài)性是啥?ADH1B基因是啥?R337C突變是啥?非移碼插入突變是啥?基因擴增1.8倍是啥?豐度是啥?
一句話,我的家人到底應該怎么治?
別說普通大眾,很多醫(yī)生或生物專業(yè)的人都不能完全搞懂這些玩意兒。
有人也許能一眼看到“EGFR基因,DdelinsDG第20外顯子非移碼插入突變(豐度44%)”是最關鍵的,其它很多信息對確定治療方案并沒有什么卵用。但這需要很多年的專業(yè)訓練。
對于大眾,這樣一份35頁的報告,如果沒人解讀,對于大眾無異于天書。
有人可能會說,基因檢測結果的讀者其實應該是醫(yī)生,而不是病人或家屬,稍微復雜一點無所謂。但如果我花了1萬多塊錢,我還是希望能懂一些東西,不是么?何況,萬一醫(yī)生也搞不懂呢?
基因測序結果怎么讀?現(xiàn)在很多公司推廣基因測序來進行癌癥風險評估,或者篩查。下面是一位mm花6千元買來的“女性癌癥風險評估套餐”結果。

該套餐測了20個和乳腺癌、卵巢癌相關的基因,結果測出了p53這個著名癌癥相關基因突變,具體是p.Pro72Arg:說明這個基因第72位的氨基酸由脯氨酸(Pro)變成了精氨酸(Arg)。
p53可是和癌癥相關最重要基因之一。這下把mm嚇壞了。
這突變是啥意思?mm心想先看看結果解釋吧。不看不要緊,看完更暈,第3條說:“Pro72Arg與乳腺癌風險具有顯著相關性”,第4條說:“Pro72Arg與乳腺癌患病風險無關”。
這不是自相矛盾么?有風險還是沒風險?
mm打電話去給客服,客服說:“抱歉,我也看不懂。”
菠蘿拿到后,一時也不確定,去做了好一會兒功課。最后解讀了三點(前方高能預警:此處開始有大量專業(yè)詞匯,只是為了嚴謹,讀者可以跳過,直達下一部分):
1:Pro72Arg根本就不算是突變,而是自然發(fā)生的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(tài)性(SNP)”。這個多態(tài)性,簡單來說,就是指正常人群之中,有些人p53基因第72位是脯氨酸,有些人是精氨酸,但重要的是,無論哪種,都是正常蛋白,不是突變蛋白!這就像有些人是A血型,有些是B血型,雖然不同,但都是健康的。
2:報告里面的第3條和第4條顯然是互相矛盾的,這說明研究論文里對Pro72Arg到底是否增加癌癥風險沒有定論。
基因相關研究中這類矛盾的結果非常多!那怎么判斷哪邊觀點比較靠譜?
最安全的辦法當然是去讀那些論文。但如果讀不懂呢?那就看文章發(fā)表時間!比如這里,說Pro72Arg增加癌癥風險的文章大多發(fā)表在2005年之前,而說它沒有增加風險的文章則是最近10年的[1]。
請注意,一般來說,如果新舊研究論文水平類似,而且結論相反的話,菠蘿會選擇相信新文章!
原因有二,首先科學是不斷進步的,新的知識和技術往往讓研究更全面、完善、準確;另外新文章在發(fā)表之前,要經(jīng)過專家審稿。如果新文章結論和以往的相反,作者必須提供大量證據(jù)來說服專業(yè)審稿人。新文章得以發(fā)表,說明專業(yè)人士認可新的研究結論,而舊的結論不準確。
3:即使相信Pro72Arg增加癌癥風險,這位mm也是很安全的,因為她是雜合子,而不是純合子。生物學上,人是二倍體,每一種基因都有兩份,一份來自爸爸,一份來自媽媽。 p53基因也是一樣,如果兩個p53基因第72位都是都是脯氨酸,那就是脯氨酸純合子,如果都是精氨酸,則是精氨酸純合子。而這位mm是雜合子,說明她的爸媽給了倆不同的p53。提出Pro72Arg增加乳腺癌風險的舊文章,說的是精氨酸純合子的患癌風險,比雜合子或脯氨酸純合子略高[2]。沒有任何文章說雜合子會增加癌癥風險。
綜合上面三點,我告訴這位mm:“放心,沒事。”
基因測序公司的咨詢師應該做的事情,我代勞了。
靠譜的基因測序咨詢師在哪里?既然測序結果的解讀如此重要,基因測序公司為什么不多雇一些專業(yè)人士做咨詢師呢?
我能想到的有倆原因:第一,顧客群沒有強烈要求,沒必要去自我折騰,增加成本;第二,找不到合適的人;其中后者可能是主要原因:
1、中國目前沒有基因咨詢師這個專業(yè),也沒地方考證,公司不知道應該找什么樣的人。
2、基因咨詢基本就是接電話,感覺和淘寶客服很像,不符合科學家追求自由和清高的天性。
3、國內基因測序公司還在群雄混戰(zhàn)階段,大家都在專心做市場,做后臺基因咨詢不受重視,收入也不高,有這功夫,還不如去開Uber呢。
因此,基因測序后的咨詢,現(xiàn)在是市場上很大的空白,但我認為同時也是很好的機會。首先做好咨詢客服的測序公司很可能積攢良好口碑,占領先機,成為測序界的“海底撈”。同時,不做測序,而專注做專業(yè)基因咨詢,也許有機會占領后期市場,并衍生出新產品,甚至垂直逆向整合。
21世紀什么最貴?人才!尤其是能解讀基因奧秘的人才。
所以,請珍惜你身邊每一位學生物的同學吧!各位看官請記得分享這篇文章,讓更多人了解基因測序的小小奧秘。